关注亿融微信

获取最新动态

亿融手机端

获取最新资讯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行业资讯
中国182万亿的“钱”去哪了:特别喜欢房地产和基建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18-07-25 | 168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我国,据说住宅小区的保安每逢遇到访客,总会提出两个深刻的“哲学”问题,“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而如果把“你”换成“钱”,这两个问题实际上也让金融界挠头:金融机构的钱到底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7月25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浙商银行发布《钱去哪了:大资管框架下的资金流向和机制》报告,详细阐述了金融机构资金流向之来龙去脉。

  报告开篇申明,用信用总量来研究“钱”的流量。报告认为,广义货币M2早已不能反映中国“钱”的全部规模了。2009年信用总量只有M2的88%,到2016年,信用总量已相当于M2的1.2倍,即有20%的“钱”不在M2的统计范畴内。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也指出,现在一些传统的金融工具,如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总量以及一些研究机构设定的研究指标,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中国的金融状况。非银行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信用创造开始脱离商业银行独立存在,并且规模迅速扩大,但这种活动并不能体现在各国央行统计的货币总量指标中,却切实影响着各国实体经济发展。对于金融调控的重点应当从以货币供给为核心的负债面转移到以各类信用为主题的资产面。

  “钱”从哪儿来:穿透来看主要仍来自银行

  上述报告显示,2016年社会信用总量181.92万亿元,其中银行创造信用总量159.51万亿元,占比87.79%,银行体系仍然是社会信用创造的主要渠道。

  在社会信用总量中,银行创造的信用总量占比正在逐年下降,与此相应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份额逐步上升。2016年,非银金融机构信用在社会信用总量中的占比,从2009年的不到5%上升至12.21%。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四季度,银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达到26.5 万亿元,占整个金融部门负债的比重为36.7%,较2015年四季度增加近10万亿元。2017年一季度,银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进一步上升至27.8 万亿元,在金融部门负债中的比重达到38.5%。

  “也就是说,银行之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钱’的主要来源其实还是银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说。

  “钱”到哪儿去了:特别喜欢房地产和基建

  报告指出,虽然“钱”的来源多样化,但“钱”的流向还是偏好房地产,包括与此直接相关的房地产企业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和与此间接相关的基建项目等。

  粗略估算,在目前非银行金融机构给实体部门提供的25万亿元资金中,至少有30%,即8万亿元左右与地方政府基建和房地产项目相关。

  不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偏好基建房地产,传统银行信贷也是如此。报告测算,2015年与房地产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贷款占比高达56%。按50%的比例推算2016年情况,则银行目前信贷中约60万亿元资金与基建房地产有关。

  加上银行持有的地方政府债券(约10万亿元)、城投债(约1.2万亿元)以及银行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间接投向地方基建和房地产的资金(约8万亿元),总的敞口近80万亿元,占银行资产规模的40%。

  “钱”应该流向哪儿:最终应由市场决定

  那么钱应该去哪儿呢?殷剑峰以美国举例称,美国在2000年信息技术泡沫破裂后,金融创新十分活跃,加之货币当局的默许,钱的来源也日益多样化,规模不断上升,但最终都流向了房地产。

  金融危机后,美国“钱”的流向和来源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杠杆的变化看,就是杠杆在部门间的腾挪,而非简单地去杠杆。

  其中,家庭部门和州政府一直在去杠杆,非金融企业部门一开始也在去杠杆,但2012年开始,逐渐开始转向。而联邦政府一直在加杠杆,2007年联邦政府的杠杆率为42%,2016年则达到了86%。

  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钱”至少不应该那么“热情”地拥抱房地产,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产业正在产生大量投资机会,这些产业需要“钱”。

  在殷剑峰及其团队看来,钱”的流向归根到底取决于投资回报,而投资回报归根到底取决于技术进步。“钱”应该去哪儿,最终应由市场决定。同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更应该关注“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意味着不能再依靠指哪打哪、配置资源的“长官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密切跟踪分析资金的动向和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实时的数据监测系统,防止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发生。